在每一次企業合作中,我們都不是單純教工具、跑流程而已。真正讓團隊開始「願意理解彼此」、「信任可以慢慢建立」的關鍵,往往是一場對話、一個轉念、一份看見自己與他人的報告。
腦補實驗室不是來告訴你該怎麼帶人,而是陪你重新看懂你身邊的人,讓每一個努力撐著團隊的人,都不再只是自己一個人撐。
這一頁,我們邀請你,看看我們一起發生的故事。
隨著樂購門市快速擴張,許多基層員工晉升為主管,但大多缺乏管理經驗與自信。面對目標壓力與團隊磨合,往往只靠硬撐,成效不彰,團隊氣氛也逐漸緊張。透過腦補實驗室,我們一起協助新任主管理解自身管理特質與團隊成員差異,讓領導不再是單打獨鬥,而是建立信任與團隊共識的循環。
我看到很多新主管卡在「我怕自己不夠格」、「帶不好是不是我問題」。但其實,帶團隊之前,你得先認識自己是怎麼看世界、怎麼跟人互動的。偏好分析,讓很多人第一次說出:「原來我是這樣的人,難怪我跟他不同」。從這裡開始,才能有健康的領導,團隊才能跟著走。
升任主管後,我一直想證明自己撐得住、做得好。結果越努力,團隊卻越疏離,氣氛越來越硬。偏好分析那天,我才第一次理解,不是我太弱,是我不了解大家。從那天開始,團隊才真的跟我站在一起。
主管訓練過去都教流程、規章,但問題總是反覆出現。這次結合偏好分析,我們終於把重點拉回「人本身」。理解自己,才可能理解團隊,領導力也才真正開始發揮。
樂購連鎖在這次主管培訓中展現了極高的誠意與投入,腦補實驗室見證了許多新任主管從自我懷疑到找到自信的轉變。也透過偏好工具,我們意外發現,這群新主管群體中,潛藏著不少溝通型與同理型領導者,這些過往常被忽視的特質,反而成為門市服務文化提升的關鍵。相信這樣的理解與共識,將讓樂購的團隊領導力更穩定,也讓消費者感受到真正的服務溫度。
大家真的有聽懂彼此嗎?我們實測了三個團隊的開會狀況,結果發現真正的問題不只是「誰沒說話」。
來自不同產業的主管齊聚一堂,用偏好解讀拆解溝通卡關現場!真實回顧大家怎麼「重新認識同事」。
腦補實驗室創辦人許家豪博士分享:我做研究十年,最難的不是數據,而是「怎麼讓一群人一起往前」。
一張圖快速幫你辨識團隊的合作模式,你們是「獨立運轉型」、還是「無頭蒼蠅型」?